书记、校长信箱 信息门户 图书馆 科技查新 邮箱系统 VI系统 网上党校 教育在线 信息公开 English 旧版入口

山一大人物

【山东省科学家精神主题展馆中的山一大人】

苏应宽:山东省妇产科学开拓者

发布日期:2024-07-10

编者按:山东省科学家精神主题展馆即将开馆,该馆由山东省科协建设,将全面展示我省杰出科学家们的科技成就,大力弘扬“与党同心 星耀齐鲁——科学家精神”。校(院)5位科学家入选,为入选人数最多的省属高校。

为推进校(院)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校(院)推出“山东省科学家精神主题展馆中的山一大人”系列报道,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听党话、跟党走,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为推动校(院)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苏应宽(1918年—1998年),广东南海人。妇产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山东省妇产科奠基人,医学教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三、四届学科评议成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委员会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东医学院副院长、山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著有《妇产科手术学》《实用妇科学》《实用产科学》等。

他率先开展输卵管粘堵节育术,改进宫颈癌根治术术式,奠定生殖医学发展根基,为山东妇产科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他通过一部部巨型医学参考书的撰写与毫无保留的带教,在齐鲁大地乃至全国范围教育培养出一代代妇产科人,满园桃李,四海芬芳。

时光不语,但我们始终铭记他的名字——苏应宽。

领跑妇产科学科发展

岁月沧桑,他的智慧与精神拥有穿越时光的力量。回望从前,满腔热爱奠定了故事的基调。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求学路上,苏应宽选择了医科,于194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并留校在附属医院工作。济南解放后,应开国少将、山东省立医院首任院长宫乃泉先生邀请,苏应宽来到山东,自此开启山东妇产科的新纪元。

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在传承与发展的命题中,他一手牵头组建妇产科临床与教学专业,用汗水铸就前进的基石。

施行住院医师24小时负责制,严格要求各级医师加强培训,妇产科业务很快进入正轨。

聚焦主责主业,苏应宽在专业领域内孜孜以求。他很早就开始了计划生育方面的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就率先开展输卵管粘堵节育术。其中,《聚乙烯醇缩癸醛输卵管粘堵节育术》的研究在198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设计的新型活性宫内节育器通过国家鉴定,并获得投产使用专利权。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手术正是苏应宽的专长。临床经验累积之下,他改进了手术方式,使Ⅰ期宫颈癌患者通过手术治疗,5年成活率超过90%。

在家人印象中,苏应宽永远是忙碌的。凌晨一两点回家,第二天一早把前一晚的剩饭用开水泡一泡就着咸菜吃,然后就去上班。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医院。

50多岁时,因为一台时长十几小时的手术,苏应宽曾被抬回家。

“当时我们很害怕,还以为父亲出了什么意外。”苏应宽长子苏启华曾在采访中分享这样一个细节。正如春蚕,苏应宽把最后一根丝都贡献给了临床,70岁时,也还上着手术台。

开辅助生殖技术先河

除了在妇产科领域的巨大成就,不得不提及他在试管婴儿方面的前瞻性研究。

1987年以前,全国所有医院只有妇科、产科和计划生育三个部分。目光锁定国际妇产医学的最新发展动向,苏应宽把生殖医学指定为学生陈子江的研究课题,自此奠定我省生殖医学事业的根基。

1987年,山东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在苏应宽的指导下成立,成为全国最早开展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及科研工作的大型医疗机构之一。

一间十平米的小屋,资金短缺,设备也不足。苏应宽想方设法通过自己医治过的一个病人,从上级单位跑来一万元的外汇指标买来一台超声仪,瞬间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

1988年3月,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诞生,成为我国生殖医学发展的里程碑;1992年5月,在苏应宽设计指导下,世界首例宫腔配子移植婴儿在山东诞生,填补了我国生殖医学助孕工程领域中的一项空白。

这项省去了经典“试管婴儿”程序中的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培养的技术,1992年被原卫生部誉为医药卫生界十大新闻之一,1993年被国家科委评为国家发明三等奖。

在苏应宽的带动下,生殖医学中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华东地区和山东首例试管婴儿、我国首例经阴配子输卵管移植的婴儿、国内首例“玻璃化”冷冻卵子试管婴儿相继出生,在蓬勃发展的医学史上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痕迹,也成就了山东生殖医学事业的今天。

巨著生辉滋养后来人

翻开有些泛黄的纸张,岁月的沧桑和学术的浩瀚定格在字里行间。只有经历过那段筚路蓝缕时光的妇产科医生知道,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本《妇产科手术学》的分量到底有多重。

它是当时我国妇产科医生唯一能得到的中文妇产科手术参考书,主编是苏应宽、刘新民,1973年出版第一版。

文革以前,医学手术专业书很少,几乎都是英文原版书。苏应宽能看懂英文原版书,取材于伯克利、邦尼和铁林迪的论著,曾于1958年编译出版了《妇科手术学》。

那些粗线条的勾画,被一次又一次的临床实践晕染填色。苏应宽开始琢磨,编写一本新的妇产科手术书籍。

“让苏应宽的知识为共产主义事业服好务”,他的想法与年轻同事刘新民不谋而合,并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院里挑选了几个业务骨干,大家把各自手术的过程记录下来,汇总到一起。作为主编的苏应宽负责所有文字的整理,刘新民负责配图。

在那个特殊时期,苏应宽要去打扫卫生,但他坚持“科技没有阶级性”,利用业余时间,日以继夜、奋笔勤书。仅用三个月,就完成了70多万字的初稿。

为了对看书的人负责,在那个专业书都不能署名的年代,苏应宽特意跑到出版社,对编辑说,必须署上他和刘新民的名字。

而他们的名字,终在中国妇产科医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70年开始编写到1973年出版,《妇产科手术学》第一版就印了15万册。1992年,第二版印了21万册,创了专业书的出版纪录,成为国内广大妇产科工作者尤其是年轻医师必读的参考书。

“无论在医院里,还是下乡巡回医疗,我都要随身带着它。”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郎景和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按现在的标准看,第一版虽然编得简单些,但在当时已经足够好了。”

一本教科书,滋养一代人。不止《妇产科手术学》,苏应宽领衔主编的《实用妇科学》《实用产科学》等巨型医学科学参考书,皆成为当时妇产科医生人手一册的“红宝书”,其中《实用妇科学》在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一等奖;他发表的科学论文有300多篇,为推动学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生奉献,又化春泥。他在言传身教中扶掖学生前行,在齐鲁大地乃至全国范围教育培养出代代传承的妇产科人,陈子江、万小平,汤春生、李继俊、温泽清……其永不停步的探索精神、敢于超越时代的实践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就如同他特有的慈祥微笑,如一座丰碑,久久伫立于大家心中。

(卢恺民 )

版权所有:bobapp1中国有限公司(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鲁ICP备1902749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84号

总值班室电话:0531-5955606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