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校长信箱 信息门户 图书馆 科技查新 邮箱系统 VI系统 网上党校 教育在线 信息公开 English 旧版入口

山一大人物

【故事之一:1958年基本消灭黑热病】

赤子仁心 惠施天下

发布日期:2024-07-09

编者按 1958年、1983年、1988年和1994年,以王兆俊、仲崇祜、程义亮、尤家骏等为代表的山一大老一辈防治专家,在全国率先实现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麻风病,夺得新中国灭病史上“四连冠”,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中国的成功经验”和“创造性成果”,至今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山东对国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之一。

潮平岸阔,风帆正举。校(院)推出“四连冠”领军人物传记,以期通过讲好“四连冠”故事,传承“四连冠”精神,激励山一大涌现出更多的拓荒者、先行者、攻关者,闯关夺隘,攻坚克难,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一串串奇迹横空出世,为建设山东强省、为护佑全民健康、为实现中国梦接续奋斗,永立新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山东地区广泛流行黑热病,此病传播快、死亡率高,给病区群众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据临朐县志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二年内,临朐县马庄一村,百户人家竟有65人患黑热病,先后死去30多人,有的人家竟绝了户。”泰安、济宁等广大农村同样疫情肆虐,大批病人死亡,不少村庄十屋九空,甚至变成无人区……黑热病成为山东人民的一大灾害,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也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

从1950年开始,疫区的群众看到了希望,因为党和政府派来了灭病队伍。这支队伍长期深入农村,走村串户,查访病人,发现问题,总能及时解决,哪里疫情最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尤其有一位南方口音的医生水平最高,待人也亲,群众都亲切地喊他“老王”。这“老王”穿布衣,登布鞋,吃农家饭,睡农家炕,与疫区的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时间长了,群众们才知道,“老王”可不是凡人,他的名字叫王兆俊,是留洋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

至诚报国 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

王兆俊是江苏苏州人,1911年出生在一个中医家庭。1929年考取了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在上海当医生。1948年春,通过中央大学申报世界卫生组织的奖学金,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专门攻读寄生虫病学,于1949年4月取得公共卫生硕士学位。

1949年10月底,他谢绝导师和同学们的挽留,放弃国外的优厚生活条件,怀着一颗赤子报国之心,冲破各种阻挠,几经周折回到新中国的怀抱。国家有关部门考虑他已经是经验丰富的寄生虫专家,拟让他到高等院校任教,培养国家急需的寄生虫病学人才,京、津、沪、穗任他选择。但他执意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寄生虫病最严重的疫区开展防治研究。

王兆俊报国心切,无暇顾及妻子的感受。他的妻子是他在中央大学读书时的同学,在他去美国后,妻子从上海来到武汉工作。得知丈夫回国了,盼望他到武汉团聚。但他得知山东黑热病最为严重,便执意来到山东,从事黑热病的防治研究。

1950年初,他受聘到山东省卫生厅任技正。他的双脚一踏上齐鲁大地,就开足了马力,席不暇暖,废寝忘食,迅速着手各项工作,为建立防治黑热病专业机构做准备,他制定了防治黑热病初步规划、培养人员、到黑热病发病最高疫区防治试点……

1950年5月初,在王兆俊的考察、坚持下,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黑热病防治总所(1953年改称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在泰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孙家埠东村成立,王兆俊任所长。

村里的老人们依然记得,王兆俊上任的那一天是一个人来的,他从泰安下汽车后,徒步走山路,趟小溪,最后坐着当时农村推粮食的独轮车进村了,挽着的裤腿,浸湿的皮鞋,与他白皙的面容、金边的眼镜极不相称。70多华里的山路,他摸索着整整走了一天。

从此,他用脚丈量着消灭疫情的道路,用心推进着消灭疫情的进程。为了掌握黑热病流行情况,他带领防疫人员深入到各个疫区。没有车辆,他就背着药箱步行,挨村逐户查访病人,经常一天走五六十里路。当时农村的条件很差,他与大家一起住农民的茅屋,没有办公室和实验室,他就把村内的小庙改造成实验室和门诊部。患者多,就白天看病做实验,晚上点上煤油灯,在灯下整理调研材料。

经过5年的努力,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已是战果显著。1956年,卫生部指定这个所为全国黑热病防治研究指导中心。从此,王兆俊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在山东、苏北、皖北和全国各黑热病流行省区的防治研究事业中。他吃过的苦,付出的心血,都因为那孜孜以求的至诚报国梦而始终无悔。

敢为人先 “山东经验”推广全国,享誉世界

据统计,1950年—1958年,山东省共治疗黑热病患者24万余人,在国内率先达标消灭黑热病,为全国树立了榜样,也为其它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经验,在一个省的范围消灭一种疾病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种创举。一时间,“山东经验”推广全国,享誉世界。

髂骨穿刺法诊断黑热病。过去,诊断黑热病的方法是通过胸骨穿刺来检查骨髓血,可是由于胸骨靠近心脏,胸骨穿刺很容易刺破心脏和动脉血管,危及病人生命。王兆俊和同事们反复试验,终于在大腿根部的髂骨上找到最合适的抽骨髓血的办法,检出的原虫阳性率不低于胸骨穿刺,而且安全可靠。他将这一办法在全国推广使用,大大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应用这一办法,仅仅两年就查明山东省135个县区均有黑热病流行,全省有20多万病人,占全国患病总数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研制生产黑热病特效药——斯锑黑克。当时治疗黑热病的药是一种进口的五价锑针剂,价格昂贵,打一针需要相当1900斤小米的价格,一般人根本治不起。王兆俊和山东新华药厂的技术人员一起试制斯锑黑克针剂。在试制过程中,他一边承担临床试验工作,一边深入到泰安、临朐等疫区,搜集病人打针后的反应情况,不断提出改进意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制成每毫升含锑100毫克的浓缩水溶剂,中国自己生产的黑热病特效药——斯锑黑克诞生了!

王兆俊经过无数次的测验,证明用6天6针的治疗办法,对病人进行静脉或肌肉注射斯锑黑克,治愈率高达99%,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全可靠。卫生部经过论证,决定在全国推广这种斯锑黑克针剂,而且全部由国家出资,对黑热病人免费注射,为在农村大规模开展黑热病治疗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大加快了中国黑热病防治工作的进程。

确定灭蛉是预防黑热病的根本措施。国外专家曾认为,犬类是黑热病的宿主,1951年全国黑热病防治会议上,国内知名专家也一致推断我国流行的黑热病属于“犬源型”传染源。为了求证犬类和黑热病之间的关系,王兆俊敢于挑战国际权威,组织大批量捕捉犬只,其过程相当艰苦,群众抗拒、遭狗咬、屎尿溅身等等都是家常便饭。历时三年,全省共捕捉35000余只,最后证明山东的黑热病和犬类没有必然的联系,属于“人源型”传染源。

即使“人源型”传染源,那究竟什么是传染媒介呢,经过长期观察,王兆俊发现中华白蛉分布最广,凡有黑热病的村庄都有它的存在,但过去国内从未有人对此进行研究。于是,他带领研究人员在旧屋、茅厕、猪圈里捕捉白蛉,深入研究白蛉的生态习性,最终发现在5月中下旬用药物对全村进行一次室内喷洒,即可将白蛉消灭殆尽,且数年不再复生。进一步的观察证明,在对病人治疗并同时进行灭蛉的村庄,4年内患病率可降为零,而在仅治疗病人、不灭蛉的村庄,同期患病人数只减少61%。

王兆俊从诊断、治疗和灭蛉三个方面入手,创新并成功地研究出便于推广应用的黑热病防治方法。同时,充分吸纳西方医学bob综合体经验,在建国初期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长期坚持遵循医学bob综合体的规律,将防治、科研、临床医疗与培养人才、发动群众相结合,真正开启了山东疾病防治的新篇章。

甘于奉献 承载国家使命,铸就事业辉煌

1959年10月1日,王兆俊受邀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国庆大典,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周总理高度赞扬了他消灭黑热病的巨大成就,并鼓励他说:“你们一定还要消灭其他寄生虫病啊!”

牢记总理嘱托,身肩千斤重担。王兆俊带领科研防治人员始终以奋斗者的姿态,默默地坚守着,拼搏着,用尽一沙一石一枝一叶,铺就了消灭疫情的艰难之路,用坚韧、智慧与心血汇成最美的花朵,以最美的姿态绽放出幸福与安宁。王兆俊也因此荣获了众多的荣誉和褒奖,曾多次当选山东省人大、政协委员,4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与此同时,他笔耕不辍,在国内外先后发表有影响力的论文30余篇。他与吴征鉴(1909 -1982,著名寄生虫病学家,1978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合著50多万字的《黑热病学》,这部巨著是他们总结科研成果和防治实践,是国内仅有的一部黑热病学专著。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山东寄生虫病防治研究的成就,引起国际重视,1954年,王兆俊到苏联宣读《新中国黑热病防治研究的成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他先后接待了20多个国家70多位来访的专家学者,他们一致认为,山东省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的经验,值得第三世界国家学习借鉴。

成就背后,是王兆俊的坚守与付出,他为此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远离大城市的繁华,还丢失了曾经眷恋的家。来到山东以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黑热病的防治工作中,几年时间,他竟然一次也没有去武汉探望自己的妻儿。在妻子对他下“最后通牒”的时候,正是他日夜研制斯锑黑克的日子。妻子得不到他的回复,便决定和他离婚。

离婚后,他把失去家庭的痛苦深深埋在心里。他当年的房东回忆说:“他这位从国外回来的大专家,虽说享受部级待遇,连个家也没有,长期生活在小山村,与我们同吃同住,炒个鸡蛋就是改善生活。白天走村串户,晚上煤油灯下忙活,熬到天亮是常事,真令人心疼!”由于不适应北方冬天寒冷的气候,他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到了后来,他走路时一瘸一拐,手也严重变形,很难握住钢笔了。

王兆俊对苦从来缄口不言,常年带领防疫队员深入现场,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他长期深入基层查访病人,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尤其是他多次献血使严重贫血的病人转危为安的事迹更被传为佳话。一位来自胶东地区的黑热病女孩已濒于死亡,因输了他的血而得救,患儿的父亲将其名字改为“党生”,以示不忘共产党的恩情。

王兆俊对病人医者仁心,对同事们来说,他是一团火焰,一块磁石。如今的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1960年在济宁成立,王兆俊为首任所长,正是在他的感召下,寄研所聚集、成长起一批批寄生虫病专家,他们从建所初期汇集于此,他们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他们操着南腔北调的口音,却始终共同坚守着老所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寄研精神,先后拿下消灭丝虫病、消灭疟疾的桂冠。头顶“三连冠”的专家们,对老所长感念至深,赞不绝口。

——他乐于搞协作,上世纪五十年代,与吴征鉴合作进行白蛉研究,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彼此关心,建立了深厚友谊。中国医学科学院曾把他们树为楷模,号召科技工作者们学习他们不争名,不争利,一心一意团结搞协作的优秀品德。

——他重视对年轻一代的培养,要求大家树立专业思想,并经常鼓励和教育他们到基层和现场去开展工作。他指导的研究生在研究课题的设计和实验过程中,总是兼有实验室和现场研究的内容,因而在论文答辩时常受到专家的称赞。

——他治学严谨,对所内同事送来审阅的稿件都是字斟句酌地进行修改。他讲求科学道德,有的稿件经他改写,作者要他署名,他从不答应。

——他谦虚谨慎,虽然在寄生虫病防治研究上成绩卓著,但总是把成绩归功于党的领导,归功于优越的社会制度,归功于集体的群策群力。

……

甘做惊天动地事,何计隐姓埋名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疫病防治上升到爱国卫生运动的大背景下,王兆俊们秉承强烈的爱国精神及责任担当,默默坚守,励精图治,鞠躬尽瘁,在黑热病歼灭战中首战告捷,取得的不仅仅是黑热病、乃至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经验,而是诠释、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医学的防治体系,并为世界预防医学贡献了中国力量。

(许锐)

版权所有:bobapp1中国有限公司(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鲁ICP备1902749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84号

总值班室电话:0531-5955606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