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告题目: Decryption immunological system in repertoire dimension
报 告 人: 万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教授
2、报告题目:Immunometabolism Governs Dendritic Cell Function
报 告 人:武多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副研究员
3、报告时间:2016年9月19日 ,上午9:00-12:00
4、报告地点:泰山医学院老校 基础医学院四楼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科研处、生命bob综合体中心
2016年9月14日
报告人简介:
1、万瑛,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军医大学科研部生物医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IUIS) 会员,美国免疫学会(AAI)会员,《免疫学杂志》编委,Vaccine、Int J of Cancer、《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等杂志审稿人。
先后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探索导向课题1项、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重大bob综合体计划1项。
研究工作论著先后发表在Immunity、PNAS、Blood、Elife、Cancer Research、European Journal of Immuology等国际知名杂志;申请专利2项。
2009年在PNAS首次报道Rab3b/c阳性回运囊泡调控树突状细胞抗原交叉递呈外源肿瘤抗原。
2010年报道类风湿关节积液CD4+ T细胞异常miR-146a表达(Arthritis Res Ther.,2010),两年内被Nature Medicine、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PNAS、Blood等杂志引用94次。
2013年在自主建立的miR-146a过表达小鼠,发现过表达miR-146a下调Fas表达水平,诱导类似人类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ALPS)(Blood,2013)。
2016年,在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等计划项目的资助下,万瑛教授研究组在国际著名免疫学杂志《Immunity》发表题为《Rab蛋白家族的蛋白相互作用组研究揭示树突状细胞Rab32蛋白复合体防御细胞感染机制》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达24.082。此研究揭示细胞内除吞噬体和自噬体外存在第三类具有防御功能的膜性结构,有助于发展针对胞内细菌感染的新型治疗策略。
2、武多娇,医学博士,副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临床样本信息中心主任,上海市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系统免疫学课题组负责人;2013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2014—2015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免疫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目前从事肿瘤免疫代谢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武博士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包括Immunity, Cancer and Metastasis Reviews,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等多个国际高质量SCI期刊上发表其研究成果;参与编写《Single Cell Sequencing and System Immunology》等多本专业论著;参与或作为课题第一负责人完成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等课题十余项。